首页
Home
代理品牌
Nav
产品中心
Nav
解决方案
Nav
新闻资讯
Nav
技术资料
Messages
关于我们
Nav
TI
Mini-Circuits
IDT
IR
MAXIM
ADI
INTERSIL
ALTERA
LATTICE
Microsemi
XILINX
CYPRESS
在线库存
高性能FPGA应用
200V高性能直流电源
3000V直流电源
基于4G网络的机电设备
工业除尘器控制器
平台型物联网应用
公司新闻
行业新闻
产品资讯
技术支持
资料下载
开发工具
免责声明
公司简介
荣誉资质
联系方式
招贤纳士
设为首页
|
收藏本站
中国MCU企业大盘点
发表时间:2022-11-15 21:39
作者:芯榜
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,经历了SCM、MCU、SoC三大阶段。单片机由以前的1位、4位、8位、16位,发展到现在的32位甚至64位。
当前国内MCU厂商已有上百家,对标进口芯片的情况非常严重,导致国内MCU产品将陷入同质化竞争之中,且价格战越来越激烈,尤其是在通用MCU市场。
1)32位MCU:高端布局&料号数量上海内外存在差距,兆易创新是大陆龙头,国民技术发展迅速。
(1)ARMCortex M内核在海外均是主流。
(2)高端产品领域,海内外存在差距,兆易创新是大陆龙头,国民技术发展迅速。
(3)料号数量上,海内外存在10倍差距。海外厂商中除微芯、
德州仪器
32位产品在300-500种以外,其他厂商均有上千颗料号。而大陆方面,目前领先厂商包括兆易创新(370+颗)、华大半导体(100+颗)、国民技术(80+颗)。
2)8位MCU:大陆厂商中中颖电子一骑绝尘。
(1)海外自研架构为主,大陆8051架构为主。芯海、芯旺微少数自研架构
(2)料号数量看,海内外同样存在差距,大陆厂商中中颖电子存在绝对优势。海外大厂料号数量在100-600不等,而大陆方面除中颖电子推出80余款产品外,其他厂商料号数量均在30颗以内。
-针对市场需求较大的特定垂直领域,推出兼具高性能和成本优势的专用MCU,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,并持续完善生态圈,实现逐个突破或是国内MCU厂商突围的有效方式之一。
在通用MCU领域,包括有士兰微、兆易创新、中颖电子、芯海科技、小华半导体、北京君正、比亚迪半导体、上海贝岭、四维图新、艾派克、东软载波、富满微、国民技术、中微半导等企业。
在专用MCU领域,还有复旦微电、钜泉光电、峰岹科技、全志科技、博通集成、乐鑫信息、南芯半导体等半导体企业长期深耕在智能电表MCU、电机驱动MCU、WIFI MCU、快充MCU等市场。
此外,在市场需求和国产替代的强势带动下,紫光国微、韦尔股份、思瑞浦、炬芯科技、杰理科技、瑞芯微等半导体企业也纷纷开展通用或专用MCU业务,国内MCU产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分享到:
联系邮箱
sales@rhd-ic.com
tangyan@rhd-ic.com
联系电话
136 3266 9700(唐先生)
西安:
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东段辅路伟业都市远景28C
联系QQ
13255199
153335525
514505506